何謂決策支援系統DSS
決策支援系統(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是一套可以協助各階主管制定策略性決策的e化系統。1970代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Scott-Morton博士所提倡,是從經營管理系統(MIS)延伸出來,目前較常見的解決方案有商業智慧系統BI。
其主要目的在於協助決策人員制定決策與執行決策,基本哲學是要利用電腦來改進並加速使用者制定決策與執行決策的過程。其重於運用資訊系統來協助決策者提高決策效能。簡單的說,決策支援系統所強調的是提高個人與組織的效能,而不是在增進處理大量資料的效率。
DSS最主要的三個資料管理技術
為了支援決策、如何組織及編制資料,以及如何使用資料是很重要的。以下介紹最主要的三個資料管理技術。
-
資料倉儲(Data Warehousing)
資料倉儲的功能除了儲存資料外,還要整合資料。最重要的是,資料倉儲藉由整合公司內部資料,並綜合各種外部資料,透過電腦的分析、模擬、比較、推論等,將作業中的資料轉換成有用的、策略性的資料,進而提供公司重要決策者一個完整的、廣泛的訊息,以支援決策的制訂,藉此提昇企業競爭力,迅速做出正確決定,以因應快速變動的市場需求。
-
資料探勘(Data Mining)
資料挖掘就是指大量的資料進行分類、排序,以及運算,歸納出事先未知的有用知識過程。而這個過程所產出的結果,透露出特殊的資料模式,是光作排列或是摘要時所看不出來的。是一種新的且不斷循環的決策支援分析過程,它能夠從組合在一起的資料中,發現出隱藏價值的知識,以提供給企業專業人員參考。
-
OLAP (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 線上分析處理
其透過快速、一致、交談式的界面對同一資料提供各種不同的呈現方式,供不同層面的使用者如分析師、經理及高階主管等使用,使其具備透析資料反應出來資訊的能力。簡單的說,OLAP 能彙整資料庫的原始資料,並轉成多維度的分析模組 (Multidimensional Module),將原始資料加值成有意義的資訊,便於使用者做決策分析。
DSS在企業e化中的角色
一般企業的資訊系統,大別可分成三個層次,包括作業層、管理層、策略層。作業層為企業資源規劃(ERP, 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主要為交易處理,中小型企業購買現成軟體,大型企業進行專案開發,大多沒問題。管理層為辦公室整合系統(OIS, Office Integration System),最簡單,只要購買Microsoft的相關產品,一切就緒。策略層為決策支援系統(DSS),中大型企業需求最迫切,也是高階主管最頭痛的問題,因為找不到適當的專業系統,也不知道如何規劃應用。
DSS系統的應用
DSS常見於企業決策階層的應用解決方案莫過於BI,由產品的市場分析開始,其結果將轉為行銷策略,進而開發業務,再經由產銷協調,轉為生產與物料規劃、研究發展、人力規劃、財務規劃,與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RP)的流程架構是一致的。市場、行銷、業務功能的應用,可強化開源機能;生產、研發、人力、財務功能的應用,可提升節流績效。開源、節流雙管齊下,即是建構企業競爭力的根本。
DSS在決策管理的效益
- 一頁式管理
整合各部門決策所需之情資,提供各面向之分析,以利決策之時效與品質。 - 資訊透明化
將各類原始資料轉變成即時性情資分析提供給決策人員,使其得以掌握各面向之資訊,真實反映出目前企業組織整體運作狀況。 - 360° 多面向深化分析
提供彈性多維度分析與動態資料下鑽機制,讓高階決策人員彈性改變分析角度,或取得各面向細部資料,以深入掌握全盤狀況。 - 預防性管理
持續監控各種關鍵指標,當異常狀況或潛在風險發生時,能夠即時發出警示訊息,以便可以及早採取預防性措施或應變方案。
Comments are closed.